
-
转业、逐月等方式都是离开部队
这其中需要中断或者转接供给关系
这几个节点千万关注
我转业的当年,单位开了自己的供给介绍信。回到地方后,我第一时间把关系交给了单位,但是由于需要走一段流程所以刚开始的几个月是没有工资的,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正式发了工资。那段时间,战友们也拿我的经历开玩笑,说“断供了”聚会就不掏钱了。而我只是笑着说,只是形式上的断供过几天会攒一起发的,所以该去还得去。
时常,有战友把军人退役后供给关系的中断或者转接称为“断供”,说的也就是供给关系的相关问题。一个“断”字,其实也说出了很多战友的无奈和遗憾。毕竟,在军营里这么多年,习惯了军营的工资和保障,猛然间发现给你发工资的那个人“换了”“没了”,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又是一个军人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现役到退役的标志性表现。正如我们入伍时从无到有,退役后自然也是从有到无(换)。所以一旦你一旦退役,你的供给关系必然随着退役而发生改变,中断部队的换成其他职业和单位,只不过就是中断转换的时间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中断的时间节点有这样三种方式:
一是立即执行,主要是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复员军官。对于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复员军官等退役军人来说,随着你的离队,随着你的退役金的发放,你的供给关系就算中止了。未来谁来承担你的供给保障,就看你未来的就业单位了。如果是自己创业当老板,你的供给方就是你自己。
二是不固定期限,主要是转业的军官。对于转业军官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发到年底的,年底之前你也肯定回来办手续,供给关系也就交由地方和有关单位了,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由于各地转业安置进程的不同,回单位办手续的时间也不同,虽然一般情况下大家的工资都会发到年底,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战友办手续办的早,中止供给关系时间早的现象。所以对于转业军官来说,供给关系的中断和转接有一个基本的时间但是也不固定,会有一些变化。
三是固定期限,也就是7月份。对于逐月和由政府工作安排工作的士兵来说,7月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你供给关系变化的节点。
为什么这么说?
对于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来说,按照相关规定部队工资发放至7月份。7月份之后,理论上这些士兵的供给保障是交由地方安置接收单位负责保障。
但是现实中,因为一年两征,以及地方工作的实际,最后完成安置选岗、开出介绍信上岗的时间往往都在下半年了。这个时候,部队的供给关系已经中断不再发工资,填补这个空档期的就是生活补助费: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逐月发放生活补助费(发放生活补助费的时间节点:退役士兵在地方安置主管部门报到起,截止其开具行政介绍信安排上岗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活补助费不是工资,不是政府或者单位给你发的工资,只是为了确保你的生活发放的补助费用。这个时候你的供给关系已经中断但是还未转接,所以发生活补助费并不是意味着供给关系交给了地方政府。而且,安置后服现役年限和符合规定的待安排工作时间计算为工龄,享受所在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如果接收单位未及时安排上岗,应逐月发放生活补助,具体发放标准为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工资80%的,直到安排上岗为止。
所以在待安置期的这段时间,你的供给关系已经中断还没衔接,但是你的生活保障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力度和以往相比有差距。一旦选岗报到结束,生活补助费就将停止,供给关系就交给了接收单位,就可以顺利发工资了。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地方都有这个“断供现象”,也有实现无缝联系无缝转接的。安徽宣城以8月份安排退役士兵上岗为时间节点倒排工期,3个月内完成方案拟制、岗位落实、公开选岗等所有工作,让退役士兵从部队到地方实现“无缝衔接”,让退役士兵供给关系无缝对接” 。
对于逐月的战友来说,7月份对于供给关系来说也是一个关键节点。比如2022年黑龙江省的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报到须知明确,首批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退役金待遇起算发放时间为7月1日,为保障各项待遇及时接续,请尽快完成报到。
而海淀区的通知明确,供给关系介绍信中调动单位为“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资(津贴)已发至2023年6月。昌平区也明确,2022年4月20日至5月31日进行党组织关系转接、预备役登记及落户手续办理,预计自7月1日起逐月发放退役金。
而有关报道也说,6月7日上午2023年青岛市首批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集中报到工作正式启动,共有12名市内四区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来到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报到手续。
可以知道,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退役金待遇起算发放时间为7月1日,所以每年的6月份会是一个集中报到期。而对于逐月的战友来说,工资也会发到6月份,7月份之后你的工资和供给关系将实现交接,由军队换成了地方。所以说7月份之后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人的供给关系将“换供”或者说被军营“断供”也是合适的。
其实无论是7月份的“换供”还是12月份的“断供”,是自己负责自己保障还是交由地方政府和单位负责,退役后的供给保障也的确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情。
有战友说,既然如此我能不能把供给关系转出的时间延后或者不转,这样自己在地方工作由军营发工资,多好?一旦退役三大关系肯定是一块开具一起转接,不可能开二留一,也不可能在时间上有所差别。制度规定都不会允许,也不可能实现。
也有战友说,和地方的薪酬待遇相比,军营里的待遇的确是有优势的,真心舍不得!
而对于转接供给关系这个事情,也有必要提醒大家几点:
一是供给关系开出后,一定要及时交给所在单位的劳资部门,这将是你未来起薪和缴纳各类保险的依据。交的早办的早,交的晚办的晚。虽然无论哪天发工资,办理时间段的薪酬不会少一起发,但是部分保险待遇却是不补交,所以越早越好。
二是对于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复员军官来说,可能暂时供给关系还找不到上交的单位,但是也需要保管好。一旦你未来就业,特别是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时候,这个关系就有用了,可别丢失损坏。
三是对于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莱索,在待安置期因为无法起薪也就无法缴纳医疗保险,所以建议大家在待安置期可以自行购买短期的商业保险,确保这段时间的就业保障。
四是要对军地供给待遇有个心理准备。很多安置后的战友都说,第一次地方发工资后感到落差有些大,曾经都是万元户现在直接三四千,一时难以适应。其实这也是必然,军地在工资薪酬的组成、标准上有不同,自然数额有变化。所以大家既要有心理准备,也要有个规划计划。数量少了,更要使用的科学。
其实,供给关系的中断中止,既是服役的一个中止,也是一个新的身份的开始。在中断的那一刻,你的保障权责发生了改变,实现了交接,你变成一个退役军人。供给关系,就是这变化的见证人。
作者:剑客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