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几天,一战友传给我一张名为“2022年度接收安置对象退役士兵计划表”的网络截图。
表中显示,郑州新郑市2022年度接收安置的19名退役士兵中,有两人标注了干部身份。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小编所知的第一个以干部身份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
熟悉地方的战友都知道,目前体制内仍是以身份来进行严格的岗位管理的。
在最顶端的是公务员,其次是参公(参照公务员管理)和事业单位。
公务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干部,既可以在机关任职,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任职。
而事业单位中,又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人员岗和工勤岗三大类。
这三个类别中,除了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有着“干部”的属性外,工勤岗位的身份属性是“工人”。
也就是说,管理岗和专技岗除了可以在本单位任领导职务外,满足一定条件以后,还可以转变身份,调任公务员。
而工勤有点类似于部队的军士,哪怕你当了连职的分队长,也始终是一个军士,不能享受军官身份所赋予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这也是近年来,广大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最大的困惑和烦恼所在。
虽然也有一部分战友,通过考试等方式拿到了干部身份,但大多数战友,由于年龄、学历和当地政策环境等等原因只能“认命”。
2021年12月17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对条例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二条,“对安排工作的退役军士和义务兵,主要采取赋分选岗的办法安置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择优选拔到基层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
在第三十三条作了进一步明确:“根据工作需要和基层政权建设要求,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拿出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录用计划,择优选拔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退役军士和义务兵,考察时注重了解服役表现。招录岗位可以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参加招录的退役军士和义务兵是烈士子女的,或者在艰苦边远地区服现役满5年的,同等条件优先录用。艰苦边远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在招录退役军士和义务兵时,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放宽安置去向、年龄、学历等条件。”
第三十五条,明确对安排到事业单位的退役军士和义务兵,应当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特长等,合理安排工作。符合岗位条件的,可以安排到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
令人欣喜的是,时隔一年多,尽管条例还没有颁布实施。
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作出有益的探索了。
退役军人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在各地普遍缺乏人才的背景下,有条件放开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身份问题,不仅打通了他们的上升渠道,而且还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大利好。
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只有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出台,在各地都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和执行。
上个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了2022年退役军人工作系列报道,其中第六篇《切实服务保障退役军人 开创移交安置工作新局面》中表示,目前《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已进入立法审查阶段。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条例很可能将在今年颁布实施。
另外,文中也明确,去年圆满完成5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含退出消防员)年度安置任务。
转业军官90%以上安排到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近2000名具备专业特长转业军官通过“直通车”妥善安置。
退役士兵方面,进一步压实地方安置责任,发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探索基层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安置退役士兵方式方法,安置质量逐年提高。
下达中央企业岗位计划1.9万个,岗位数实现5连增,待遇较好、发展通道顺畅的岗位较往年增多,岗位计划与安置任务匹配度进一步提高。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和成果。
不吹不黑,实事求是。
相信已经有不少的战友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了。进了一些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单位,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顺利实现了人生赛道的转换。
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战友错过了,或者还在等待之中。
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的发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作者: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