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
重要讲话迅速受到媒体的关注,也在全军引发强烈反响。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加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其本质是将国家战略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层次清晰、结构优化、统筹推进、协同共振的国家战略体系,产生1+1大于2的战略叠加效果,催生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
而站在军队的视角,这次讲话释放了诸多不同寻常的信号——
赋予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内涵
过去我们更多的强调的是能打胜仗,提高战斗力。把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放在核心位置上,一切为打赢!
毫无疑问,军队在任何时候,始终都是要打仗的,都是服务于战争、战场的。
但事实上,打仗只是一支军队的优先项,不是唯一项。军队可以专心谋打仗,但是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我人民军队既要当好战斗队,也要当好工作队、宣传队。这就是当时的形势所需。
而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人民军队在练兵备战的同时,也要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
比如,当时的军队经商办企业,就是为了解决国防经费不足的无奈之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紧迫。
于是,我们又开始不断增加军费投入,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使我军的建设能够立于世界军事变革的潮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视野必须更加广阔。
从追赶超越变成引领发展
尽管近代以来,西方引领了世界科技革命。
但是,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武器装备已也从缴获、仿造、追赶一步步地实现了超越。
当下,在很多方面,很多领域,事实上已经开始领跑。
之前一追赶的过程中,前面都有目标,有方向。而追上来以后,就会发现,眼前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
这就类似于,大家一起赛跑。之前,我们一直在后面追着跑,现在经过努力,突然冲到最前面了,前面没有人领跑了,进入了无人之境,反倒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了?!
当然,一方面这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因为越是这个时候,难度越大、风险越高,越要大家齐心协力、抱团作战。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势在必行
一把刀放在家里削水果,是水果刀。但是拿到战场用来杀敌就变成了武器。
在俄乌冲突中,大量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格意义上讲,技术和装备是没有军民之分的。区别在于,谁来使用,用来干什么?
其实,今天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很多技术和创新创造,起初都来自于军事。比如,互联网、计算机、核能都是。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都会优先用于军事,用于战场。毕竟,发展是吃饭问题,战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而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战场上的每一件装备实际上都是各种先进技术的集成。
据报道,一艘现代的航母由差不多10亿个零件组成。
试想,生产一艘航母,需要多少家优秀的企业,多少条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参与?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动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特别是,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仅仅靠军事科研单位单兵作战是很难突破的。同样先进的军事技术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各方参与、共同努力。
当下,地缘政治加速演变,俄乌冲突走向仍不明。世界形势看似平稳,但却风高浪急,暗流涌动。
因此,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势在必行,而且等不得,慢不得!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复杂系统工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在科技方面,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国家实验室;在产业方面,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在基建方面,机场、铁路、公路平战结合等等,哪一个都是重要课题。都需要搞好顶层设计,都要有相关单位来牵总抓头。
形势催人疾,奋进正当时。
号令已发,蓝图已绘,未来可期。随着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相信我们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致谢!)
作者: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