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期服役,大部分战友对此已不再陌生。
从2021年12月首次开启中高级军士延期以来,已经有不少战友基于“延期服役”政策,避免了“非升即退”的结局。
但是对什么样的人可以延期服役,大伙心里可能还是拿不准。
近日,军报针对这个问题,给了一份参考答案——
截图自20223年2月23日《解放军报》8版
前述报道,看上去是讲了一名军士如何延期服役的故事,其实,暗含了很多关键的信息,我们简单来梳理一下。
1、延期服役,有名额限制
此次申请延期服役的5名军士中,有2人已经考取了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证书,而延期服役的名额只有1个。
2、延期服役,也会下达命令
前不久,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军士延期服役的命令正式宣布,作为全团唯一一名延期服役的一级上士,张发强一时之间成了团里的“热门人物”。
3、高级证书,是“延期服役”的加分项
不要小看这证书(高级证书)。虽然相关政策中没有明确提到高级证书是延期服役的硬性条件,但这却是对个人能力水平的“官方认证”。
2021年,关于延期服役最新规定刚出台时,团里一名未能成功选晋三级军士长的骨干,就凭借一本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得以延期服役。
4、能力实绩,是“延期服役”的关键因素
“证书虽然重要,但能力实绩才是延期服役的‘硬杠杠’。一名军士是否充分发挥作用,并不能完全由证书等级高低评判……”
经过综合评定,在5名申请延期服役的军士中,张发强的各类考核成绩与民主测评结果均名列榜首,最终顺利留队。而另外两名已经取得高级证书的军士,则因民主测评票数偏低或者专业考核成绩未达优秀落选。
毫无疑问,延期服役是一个好政策。
特别是在2022年3月31日新的士兵制度施行之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延期服役”政策的效能,激发中高级军士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和提升部队战斗力,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道思考题、实践题。
而其实无论问题多么复杂和繁琐,最基础的问题就是——
让什么样的人延期?
把什么样的人给留下来?
所以,说到底,还是解决“基于什么因素,来决定一名士兵能否延期”?
是看他取得了多少证书吗?
报道里提到了,同一个单位,在2021年的延期服役军士的选拔中,有一位就是靠着高级证书留下的。
但是,是仅仅看他是否取得了高级证书吗?
显然也不是。因为到了2022年,就有两名取得了高级证书的军士,未能顺利延期服役。
按照最新的士兵相关规定,二级上士、一级上士、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晋升军衔的衔级最低服役年限,都是4年。
同时,从二级上士开始,在本衔级服役完最低年限之后,可以晋升,也可以延期服役。
晋升的优先级是高于延期服役的,毕竟,“延期服役政策”是这样表述的:未能够晋升的情况下,可以延期服役。
从2021年开始执行“军士延期服役”政策开始,有一个问题就频频被提及:
(各个军衔)最长能够延期服役多久?
其实,这就是各个军衔的最高服役年限是多少年。
新的士兵制度明确:二级上士、一级上士、三级军士长服役最高年限,分别为16年、24年、30年。
这里强调一下,这里的最高服役年限是实打实的——也就是说,从批准入伍之日起算。
因为大学生士兵入伍亦或提前晋升等情况而被高定军衔的,都不必太担忧,依然可以让大伙干满每个军衔对应的最高年限。
从给二级上士、一级上士、三级军士长设置的最高服役年限的16年、24年和30年,也可以看出——
二级上士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达到“政府安排工作”的条件;
一级上士一般情况也都可以达到“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门槛;
军士长以上,就都有机会干到“退休”了!
这样的梯次设计,恰恰是契合了此次士兵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
“服役时间越长、服役贡献越大、安置待遇越好”!
基于此,延期服役对中高级军士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大了。
此外,对于延期服役的军士,其实是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
延期之后,想进,只要表现优秀、满足条件,还能晋升更高一级的军衔;
想退,保障也是很好的,只要满足条件,不仅仅可以安置,还能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甚至是退休!
记得之前有一则军报报道,用数据证明了“延期服役”的吸引力——
该守备部队目前(2022年)申请延期服役的中高级军士人数
比去年(2021年)同期增长近 20个百分点。
截图自2022年11月19日《解放军报》6版
凭能力延期,靠实绩服役
作者:哨位君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