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卢运柏,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1976年入伍,在原广州军区“红一团”某尖刀连服役,在南方边境作战中荣立二等战功,退役前为少校军衔。1992年转业后,先后在广州市增城区外经贸系统和多个企业工作,始终保持军人的冲锋劲头。企业改制下岗后,他带领下岗工友自主创业,创办了广东省首家免费培训退役军人就业技能的培训中心,先后安排数百名退役军人就业。2011年退休后,卢运柏带领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公益服务和基层治理,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22年9月,卢运柏被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这两年,在广州市黄埔区,作为永和街“东纵精神传承连”的思想政治指导员,退役军人卢运柏经常走进部队、社区、学校等单位,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如今,他的“红色小课堂”已经开办讲座1000多场,他也被永和街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会讲故事的卢指导员”。
卢运柏:我感觉最开心的,就是带领那些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做出了比退休前还好的成绩。我感到,做这些事情很有成就感,心里很高兴。退休以后,我打造了“永和品牌”,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报国为民、担当作为、无私奉献。
2022年清明节,卢运柏在永和街东江纵队纪念广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卢运柏供图)
卢运柏退休以来,之所以一直坚持从事公益事业,这和他的军旅经历息息相关。1976年,21岁的卢运柏参军入伍,来到原广州军区“红一团”。由于表现突出,第二年他就担任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边境作战开始后,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作为连队的副指导员,卢运柏带领战士冲锋在前,浴血奋战,个人荣立二等战功。
卢运柏:那个时候,我表过态,如果有打仗的时候,我一定为党、为人民立功。
卢运柏军旅照(卢运柏供图)
历经了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不怕牺牲、敢于战斗的军人品格从此融入卢运柏的血液。1992年8月,服役16年的他,从正营职的岗位转业回乡,被安置到广州市增城区外经贸局对外总公司三江开发办公室。到单位报到的第二天,单位就有一件棘手的事找上了他:开发办要征地,一些村民不同意,双方关系比较紧张。卢运柏迎难而上,勇敢地接过这副重担。在随后开展的拆迁动员工作中,他对村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卢运柏:我运用在部队学到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去做村民们的工作,给他们讲清征地对地方发展有什么好处,对子孙后代有什么好处。他们觉得我讲得有道理,后来就同意了。
卢运柏(左一)和同事们(卢运柏供图)
这件事的成功,让刚刚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卢运柏充满了信心。后来,他带着同事耐心地与村民洽谈补偿款、丈量土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征地2000亩的任务。1994年,开发办撤销。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卢运柏又先后被分配到房地产公司、汽车配件公司和贸易公司担任总经理。在此期间,他通过借鉴部队的管理方式,成功地帮助多家因为管理不善、濒临倒闭的企业走上正轨。
2005年5月,他所在的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卢运柏和贸易公司的40名干部职工一同下岗。面对一些退役军人员工对未来的担忧,卢运柏再次担负起指导员的角色,为大家加油鼓劲。
卢运柏:我和他们讲,下岗并不可怕。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杨根思连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曾经是军人,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直面未来的勇气。
卢运柏(左二)组织退役军人参加社会综合治理(卢运柏供图)
不久,他就带着退役战友们组建了一家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并注重吸纳下岗的复员转业军人,同时还创办了广东省首家免费培训退役军人就业技能的培训中心。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逐步打开了局面,经营也上了规模,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还为社会创造了效益。
2011年,56岁的卢运柏退休了。这时,正逢他的家乡禾丰社区进行“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他和17户亲戚家的房子,恰好在改造地段的中心。因为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拆迁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卢运柏退休回来后,街道领导和亲戚都希望他出面帮忙。
卢运柏:我退休回去后,街道、社区都来找我,要我带头做一下其他人的工作。但我的亲戚找到我,叫我不能带头。为什么?他说你打过仗、立过功,政府不敢把你怎么样,你千万不要带这个头。当时我的思想斗争相当激烈。
卢运柏(右四)参加广州市黄埔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卢运柏供图)
一边是集体利益,一边是自家的利益和亲戚们的诉求,卢运柏的心里也有纠结。但从部队出来的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他不仅带头拆掉了自家修的别墅,还一户一户做通了亲戚们的工作。最终,在卢运柏的带动下,禾丰社区的“三旧”改造拆迁工作如期推进。
卢运柏:后来我想到了两点:第一是在1979年,我们连队有37名战士成了烈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20多岁就把生命付出去了,而我那个房子也不算什么吧;第二,我是共产党员,我向党旗“举过手”。如果我不拆,我这个共产党员就不合格。我下定决心,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带头拆。
看到永和街的退役老兵数量比较多,卢运柏就主动请缨,担任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思想政治指导员,还主动创建了“老兵工作室”,协调解决辖区内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每周三是卢运柏在“老兵工作室”的坐班日,这一天,他都要邀请退役军人到工作室喝茶谈心,疏解退役老兵们的心理疙瘩。不仅如此,这几年,卢运柏还逐户走访了街道的540多名退役军人,搜集了2000多条建议意见,为战友办实事300多件。
卢运柏:我们军人服务站的硬件设施在全国排名第一,总面积3千多平方米,有14个功能区,设有网球场,还有室内乒乓球、排球、台球、健身房、琴棋书画等各个场馆。老兵到那里去以后,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他们有什么思想问题,也都喜欢来这里和我们讲。
卢运柏(左一)组织老兵参加疫情防控(卢运柏供图)
永和街是当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四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卢运柏积极向当地退役军人机构提出建议,把永和街的退伍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永和街“东江纵队增城传承连”。此后,他主动走上讲台,定期给退役军人上党课、过组织生活。结合东江纵队的红色历史和战斗精神,卢运柏还提出了永和街退役军人的“永和担当”。
卢运柏:“永和担当”是“当”什么?是“当苦、当难、当重、当险”,当面对这些危难困苦的时候,要有主心骨,要冲得上去。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困难中找到办法,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继续前进,这是“永和担当”。
在卢运柏的带领下,永和街的退役军人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两年多来,这支队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60场次,服务群众上万人。2019年,当地山洪暴发,“东江纵队增城传承连”的退役军人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与救灾抢险;2020年,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他们冲锋在前,为居家隔离的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代购代送服务。今年,永和街的一些企业在经营中遇到困难,卢运柏组建了专门的企业攻坚队,鼓励企业中的退役军人勇挑重担,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在卢运柏言传身教和企业的重点培养下,一批退役军人成长为企业的岗位能手和劳动模范。
卢运柏:永和街有1千多家工厂,我们把工厂里的退伍军人组织起来。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中,由退役军人专门组建了一条生产线,同样组装一个零件,别的生产线用时9.5秒,而退伍军人这条生产线只需7.5秒。
卢运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卢运柏供图)
在卢运柏的倡议下,永和街还成立了流动退役军人党支部,以“1+5+20”的形式,即:1名支委委员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20名非党员,把全体退役军人凝聚到党组织中。这样一来,党员和群众的联系更近了,退役老兵的心也暖了起来。
卢运柏:我们还有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把不是我们当地户籍的工人党员组织起来,参加党组织生活。虽然现在离开了部队,但我们要保持军人本色,退伍不褪色,发挥积极作用。
卢运柏(前排左三)在2022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现场(卢运柏供图)
“我们是英雄的红一团,英雄来自井冈山,大渡河十七勇士闯难关……”现如今,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卢运柏再次唱起这首《红一团团歌》,依旧声音洪亮,饱含激情。
在他看来,解甲归来,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战场。即便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他也会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因为,每一个明天,都是人生的新战场。
卢运柏:我还是那句话,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有功劳也好,有荣誉也好,我们不会躺在功劳簿上。只有实实在在地多做工作,为人民服务,为老兵服务,这样人生才更有意义。昨天已经成为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我们要朝着明天努力奋斗。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张灵雨 刘自新 李曼辰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 鸿
编审:谭淑惠
监制:吕锡成
中国退役军人丨卢运柏:一位退役少校的新战场
时间:2023-02-07 10:24
星期二 来源:军友网
【 字体:
大 | 中 | 小
】
收藏:
卢运柏,广东省广州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1976年入伍,在原广州军区“红一团”某尖刀连服役,在南方边境作战中荣立二等战功,退役前为少校军衔。
点赞:19
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