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役士兵安置一般都秉承着“从哪来回哪去”的原则,这个非常好理解了。从哪里入伍,哪里就负责安置你。那有的人就会问了,没在户籍地入伍的安置怎么办?其实军队对于跨省安置也有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在非原籍地安置。
易地安置
符合规定的退役军人,可以到配偶或者配偶父母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安置。
这是婚姻带给他们的一次安置地选择机会。《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中明确,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
易地安置想要进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其他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大城市,还应符合当地落户的相关规定。
异地安置
安置到父母、配偶或者配偶父母的户籍地,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易地安置。那么异地安置和易地安置是一回事吗?答案是否定的。
“易地”指的是换个地方,在可安置的所有地方里(除了户籍地)选择一个。“异地”是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和你完全没有联系的地方。正是因为有的人户籍地和入伍地不在同一个地方,因此跨省安置说的也是异地安置。之所以这种方式不被提倡,也是相关部门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
第一,占有了当地的征兵名额。
第二,防范部分违法腐败的行为,毕竟一些人为了安置待遇,可能会触碰红线。
第三,安置得不到保障,士兵利益受损。
异地入伍的士兵有时候会出现“两边不要”的局面,退役金的发放和安置工作上得不到保障。
新的《征兵工作条例》发布,让情况有所改变:
应征公民应当在户籍所在地应征;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取得当地居住证3年以上的,可以在经常居住地应征。应征公民为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应届毕业生的,可以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者学校所在地应征。
虽然说异地入伍的合法性得到了认可,但是在户籍地入伍依然是主流,也是更加提倡的入伍方式。
公民应征入伍的方式
①户籍所在地应征
②常住地应征(取得当地居住证3年以上)
③学校应征
大多数的退役军人都属于易地安置,异地安置很少也很难。在选择异地安置的时候要清楚可能带来的影响,免得退伍之后后悔,到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我想无论是异地入伍还是原籍入伍,都需要得到同样的服务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