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眼间,又到了年终岁末,受疫情的影响,对战友的假期也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加之工作任务的需要,有些战友的假期还没有休或者没有休完。
最近,有些战友咨询关于新规条件下假期的一些情况,今年的假期能不能跨年休?如果假期没有休完,还能不能领取未休假补助等等问题。
针对旧规的一些疑问和新规的一些期待,10月27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就有关问题作出了简要回答。
接下来,路哥就结合谭大校的回答实录,谈一下几个有料的细节和干货。
1.今年未休假,可以参照新规落实吗?
问这些问题的战友,多是今年未休假的战友,他们或许期待着能否跨年休假的问题,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新的休假规定从明年的1月1日起执行,也就是说明年的1月1日是新旧制度的时间节点,之前的按照旧的制度落实,之后的按照新规去执行,所以说今年的假期不可能按照新规去落实。
2.跨年度休假有前提。
大家看到了可以跨年度休假的字眼之后,有许多战友暗自激动了好一阵。甚至有些还盘算着明年如何“存假”。
但是这个跨年度休假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在正常的休假计划下,因为执行任务、特殊岗位或其它特殊的原因,而未能休假的,才可以跨年度休假,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进行跨年度休假。
3.休假形式有所变化。
此次最大的变化,莫属于出现了“加假”的情况。在新规中,综合考虑劳动强度、风险系数、艰苦程度等因素,采取‘基本假期+增加假期’形式,向基层官兵和特殊地区、特殊岗位军人予以倾斜,增加跨年度休假制度安排,保证官兵有时间、有条件休假。
4.标准更加细致规范。
简单的说,就是军官和军士的休假制度一体化设计。翻译过来讲,就是军官和军士统一的休假标准。此次谭克非大校介绍,将“对军官、军士休假制度进行整合重塑、一体设计”,统一的规范和机制,有利于休假制度的健康长效落实。
5.既有补偿也有惩戒。
以往有关休假未落实,大家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能不能领未休假补助?”谭克非大校介绍,新规将“对休假计划安排、审批管理、监督问责等进行细化”,这不仅意味着休假流程的正规化,也意味着监管更加严格。
这种惩戒也是分两个方面的:对于单位来说,如果一个单位休假比例过低,也会被依法追责,板子打在单位领导身上。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个人原因,未按照计划休假,也会有相应的惩戒措施,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保证了依法休假不仅是官兵个人权利,也是应尽义务。
6.探亲路费适时增长。
按照目前的规定来看,探亲路费主要包括探望父母、探望配偶、配偶来队、子女来队四大类。而家属随军、家属家在驻地的军人家庭,只能享受军人一个人的探望父母的路费。此外,新规明确:“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探亲路费保障标准”,可以期待一下,以后休假乘坐飞机是否也将变为现实。
7.对节假日是否计入假期进行细化。
国庆、春节等法定假日,是不计入年休假和探亲假期的。而如果是事假、病假等,则都计入假期。有关法定假期下一步将与地方紧密接轨,比如说国庆7天假期有3天是法定假期,4天是调休,则仅有3天不计入年休假和探亲假,而非7天。
8.分段休假得到明确。
年休假、探亲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以往每年不超过2次,新规明确达到3次。休假次数的增加,使得官兵休假更灵活,更便于落实。
9.休假保障更加“暖心”。
早在2021年年初,就有权威媒体报道,中国融旅集团在39个大中型城市173个酒店为官兵、文职人员提供优待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自主订房。此次,随着军人休假新规出台,旅团级以上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建立军人休假服务保障网点,官兵休假期间可在“军字号”服务网点享受吃、住、行等一条龙便捷服务,既减轻了出行压力,也能切身感受到尊崇所带来的实惠。
10.婚假、事假和病假进一步细化。
比如说:婚假已经明确为10天,让个人得到假期的“福利”之外,也更便于基层操作落实。
另外,还对事假、病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总之一句话,操作性更强了、规定也更加明确了,落实也更加暖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