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依据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军士和义务兵,可以选择供养的方式妥善安置。
对士兵来说,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选择供养呢?
依据现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被评定为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符合供养的士兵,除了达到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军人外,且身份为义务兵和初级士官,中级以上士官和军官的安置方式是没有供养的。
当然,对于义务兵和初级军士来说,依据现行的规定,达到1级至4级残疾等级的,也只能选择供养方式安置,无法选择退休安置。
符合供养条件的士兵,退役移交前后,享受哪些待遇保障呢?
供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集中供养;二是分散供养。
两种不同的方式,退役移交结算时,有一些差别。移交结算时主要有几项待遇(以2020移交安置的费用计算标准为参考):
一是移交政府安置时,由军队根据本人伤病残情况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
标准为:鉴定为1级-2级残疾等级的退役军人,在移交政府安置时,给予一次性伤病残安置补助费70000元;鉴定为3级-4级残疾等级的退役军人,在移交政府安置时,给予一次性伤病残安置补助费50000元。
二是退役移交当年的残疾抚恤金由部队发给,回安置地按规定办理残疾抚恤关系转移手续后,由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残疾抚恤金。
2022年8月1日后的标准为:鉴定为1级残疾军人的,残疾性质为因战的,年抚恤金为116270元、残疾性质为因公的,年抚恤金为111560元、残疾性质为因病的,年抚恤金为106900元;
鉴定为2级残疾军人的,残疾性质为因战的,年抚恤金为105220元、残疾性质为因公的,年抚恤金为98770元、残疾性质为因病的,年抚恤金为94190元;
鉴定为3级残疾军人的,残疾性质为因战的,年抚恤金为92320元、残疾性质为因公的,年抚恤金为85970元、残疾性质为因病的,年抚恤金为79770元;
鉴定为4级残疾军人的,残疾性质为因战的,年抚恤金为75670元、残疾性质为因公的,年抚恤金为67680元、残疾性质为因病的,年抚恤金为61620元。
详情可在君呼公众号首页输入“抚恤”查看最新标准。
注意上述为年标准,从2021年起,地方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按照规定标准逐月发放。
三是军人一次性伤亡残疾保险金和附加残疾保险金。
对于2012年7月1日以后受伤或因病确诊致残的,按规定享受军人一次性伤亡残疾保险金和附加残疾保险金。
两笔保险金的数额计算标准,可以参考《军人评残鉴定通过后,两笔保险计算「经验版」》文章,若还有不清楚的,可在君呼公众号首页输入“伤亡保险”查看详情。
四是护理费。对于护理费,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是有差别的。
以集中供养为例,其退役移交由地方服务管理机构提供休养、康复和医疗等服务,也就是安置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等优抚医院进行休养、康复和医疗,安置地无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由邻近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接收。
故而,集中供养的士兵,不再享受护理费。
对于分散供养的士兵,按照规定,因战、因公1级和2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因战、因公3级和4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因病1级至4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分散供养,还会有一笔购(建)房经费补助。
依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有关工作的通知》(退役军人部发〔2019〕18号)规定:中央财政对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等级的退役初级军士和义务兵购(建)房补助标准,调整为20万元。
作者: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