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军史上的今天
特别策划·聚焦航母辽宁舰入列10周年丨辽宁舰的十年成长
时间:2022-09-26 10:43 星期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聆听伟大时代的心跳

    ■解放军报记者  孙伟帅 李一叶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过去10年,你有哪些值得留下的人生故事?

    许多网友给出了回答——有人说,自己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有人说,自己终于吃上了10年前吃不起的大餐;也有人说,深夜抱着咖啡加班时分外怀念母亲10年前端上的热牛奶……

    的确,10年,可以演绎太多太多的人生故事。

    若把这个问题抛给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它的回答必定令人振奋。10年,辽宁舰为世人演绎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奋斗故事——

    2012年9月25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人民海军。

    2022年9月的一天,辽宁舰结束一场实战化训练,即将开启新的航程。

    10年前,东北小伙吴若禹还是个中学生。看着电视里辽宁舰入列的新闻,吴若禹“激动得热泪盈眶”。从小是军迷的他,“始终在想象在航母上当兵的情景”。

    10年后,想象变成现实。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吴若禹如愿走上辽宁舰。站在辽宁舰机电舱,聆听着主机的轰鸣,吴若禹骄傲地说:“听,这就是辽宁舰的‘心跳’。”

    的确,这是辽宁舰的“心跳”,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心跳”。

    在一声声不停歇的“心跳”中,我们看到,在辽宁舰每一个战位上,官兵每时每刻都在见证着自己为之奋斗的航母事业。他们感受着辛勤付出后那份沉甸甸的收获,目睹着辽宁舰不断犁出的深蓝航迹,更品味着独有的幸福滋味。

    那些或平淡、或激昂的故事,承载着辽宁舰官兵的热血青春,承载着人民海军驶向深蓝的使命之重。

    辽宁舰的十年成长

    ■解放军报记者  孙伟帅 李一叶 特约记者  黄小亮 通讯员  王 静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5LzI2LzEwMDQyMTU2X2pwZw==

    入列10年来,辽宁舰官兵立足岗位建功深蓝。图为歼-15战机列阵辽宁舰。汪良伟 摄

    时间·一天和10年

    因为拼搏奋斗,航母上的每分每秒都让人热血沸腾

    在航母辽宁舰上,身处不同战位,官兵感知时间的方式是不同的——

    中士郭建豪的时间是以“秒”计算的。作为辽宁舰航空部门的一名复位杆操作员,他的任务是将钩住舰载机的阻拦索推至复位。

    身着绿色马甲,郭建豪和战友们站在辽宁舰甲板的最佳“观赏”位置,一边感受歼-15舰载机着舰时的震撼,一边在最短时间内把阻拦索复位。

    在郭建豪和战友的心中,始终有个滴答作响的秒表:他们的快节奏和舰载机的高速度必须成正比。无数次,他们刚把拦阻索复位,就看到下一架舰载机进入航线。

    操舵兵庄军的时间是以“度”计算的。从2007年“掌舵”老一代西宁舰,到2010年被选调到航母接舰部队全程参与建设,庄军的一双大手始终没离开那一方小小的舵轮。

    辽宁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首次出远海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参加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一个个闪光的日子,都被庄军以航速刻进掌纹、刻在脑海。

    对于辽宁舰舰务部门的两位“总厨”——赵志东和唐新征而言,他们的时间是以“顿”来计算的。两位老兵掌管着辽宁舰上的厨房。从早上5点就飘出香味的面包房,到凌晨时分依然有热菜热汤的深夜食堂,从汇聚了五湖四海家乡菜的餐厅,到贴心设置的民族小灶,两位“总厨”的记事本连同他们在舰上的时光,被一顿顿可口饭菜填满。

    当然,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两位“总厨”工作的全部,那就错了。脱下厨师服,露出海魂衫,他们可以扛起20公斤的系留索完成飞机系留,还能拖着上百公斤的输油软管与战机精确对接……

    乍看,辽宁舰上每个人的时间都在围绕岗位不断重复。其实,每个人在航母上的每分每秒都大不相同。

    2022年,辽宁舰入列第10年,记者有幸跟随辽宁舰执行任务。每天清晨,朝阳还未升起,辽宁舰舱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广播里,不时传达着各种命令;通道里,官兵们总是步履匆匆。

    每一天,辽宁舰都是以这种“争分夺秒”的方式开启。每一天,都是辽宁舰官兵无比寻常的一天,也是他们与辽宁舰共同成长的一天。

    因为这3000多个日夜的争分夺秒,因为这3000多个看似寻常的每一天,才铸就了辽宁舰的10年非凡航迹——

    2012年11月23日,首批舰载机飞行员驾驶歼-15战机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这一天,距离辽宁舰交接入列不到2个月。

    2016年12月24日,辽宁舰首次出远海,赴西太平洋海域训练,跨海区开展航母舰载机战术训练,组织全要素、全流程编队整体训练,实现多项突破。

    2018年4月12日,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辽宁舰接受检阅……

    10年间,辽宁舰把许多“首次”变成了日常,身上的“主角光环”也早已成为网友们眼中的习以为常。

    时间有重量吗?

    有。因为,时间承载着一个国家沧海桑田的历史之变,承载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时代之梦。

    摸着已花白的头发,维修技师韩世海对记者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有时,10年就像是一天。”

    老技师的话不由地让记者想起那首歌:“一天宛如一年,一年宛如一天。任时光流转,我还是我。一遍用了千遍,千遍只为一遍。当回忆久远,初心始现……”

    对每一名辽宁舰官兵来说,来的时间或早或晚,待的时间或短或长。但从踏上辽宁舰那一刻开始,他们每一个人都因为拼搏奋斗,让每分每秒都热血沸腾。

    青春·短暂和永恒

    用双手创造历史,每个人的青春都闪耀着光芒

    不久前,一张青春洋溢的笑脸迅速“刷屏”——一个短发姑娘身着海洋迷彩,笑容灿烂,她的身后是辽宁舰滑跃平台。

    这个姑娘名叫王心仪,她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斜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是“北大中文系学霸”,另一个是“操舵航母辽宁舰”。

    考上北大之前,王心仪因写下《感谢贫穷》一文,成为许多学子的励志偶像。

    在北大上学的第2年,王心仪参军入伍,成为辽宁舰的一员。跟随辽宁舰,她跨黄海、过东海,经历西太平洋的风浪,见过最美的朝霞落日,也听过浪漫的深蓝波涛。

    当然,青春的故事永远都有AB面。初到辽宁舰,日复一日为舰体打磨、除锈、涂漆,曾让王心仪苦闷,学习操舵理论也曾让她烦恼。

    辽宁舰上的日日夜夜,让王心仪懂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含义:“我们或许看不见璀璨的万家灯火,但那份安宁与祥和正是我们义无反顾的理由。”

    时间的刻度,总是清晰记录着每一串脚印。回首过去10年,辽宁舰的故事就是一部“青春接力”的热血传奇——

    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首次成功起降的第2天,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永远倒下。更多年轻的科技人员,接力投入到航母事业中。

    戴明盟用勇气与智慧完成“惊天一落”,更多年轻的飞行员跟随他的航迹不畏生死挑战极限。

    张超壮烈牺牲血洒长空,他的战友们带着他的小手电和未完成的梦想,依旧冒着生命危险勇敢起降。

    “看不到阳光,我就是阳光。”机电老班长崔荣德10年里只看过5次舰载机起降。但他整天乐呵呵,带的一批批年轻士兵也和他一样,把自己活成深舱里的一朵“向日葵”。

    用双手创造历史,每个人的青春都闪耀着光芒。有人说,青春很短暂,当奋斗的青春融入时代的洪流,那一张张被定格的青春笑脸,便成为辽宁舰发展史上的永恒注脚。

    2022年春节,哈萨克族女孩热米拉·达布力出现在新闻画面中。人们记住了这个95后姑娘的甜美笑容,更记住了她娇小身躯扛起系留索奔向战机的身影。

    初到辽宁舰,热米拉是舰上的一名通信女兵。2021年,她报名参加了舰上的“一专多能”培训,成功转岗至航空部门,穿上蓝色马甲保障战鹰。

    航母甲板上的风,有时让热米拉“站不住”。走上飞行甲板的航母女兵们常常开玩笑说:“不上甲板,天天想着减肥;上了甲板,觉得自己可以再胖一点!”

    海军第一代女操舵兵、女机电兵、女雷达兵、女损管兵……从入列之初,航母女舰员群体便广受关注。2014年,辽宁舰女舰员团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这些靓丽的女兵是一个生动缩影。走上辽宁舰,越来越多青春面孔成为各个战位上的骨干力量。他们用绚烂青春,在蔚蓝海天之间书写辽宁舰的历史。

    过去的10年,辽宁舰写下了一个“精彩开篇”。如今,辽宁舰正青春,迎着新时代的强军浪潮凯歌奋进。

    舞台·水线之下和甲板之上

    在祖国目光的注视下,航母官兵深感自豪

    历史,有时会浓缩成一幅幅经典画面,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2017年7月7日清晨7点20分,辽宁舰航母编队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区界。辽宁舰官兵在航母飞行甲板上列队,排成“香港你好”字样,以人民海军独有的方式向香港市民表示问候。

    站在“香港你好”的字样里,通信部门技师程海霞格外自豪。入伍前,他参与了京九铁路的建设施工。那时的他只知道,根根铁轨最终将铺向香港九龙。他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能跟随辽宁舰,以这样的方式来到美丽的“东方之珠”。

    对航海部门气象水文中心的朱宇来说,即将进入香港时,海面上突然出现的彩虹让他印象深刻。站在塔台,朱宇的眼睛始终没离开雷达上的降水回波和远处的一团云彩。他预测准了任务当天的风雨,却没料到这样的惊喜。

    香港,国之门户;航母,国之重器。辽宁舰赴香港,向世界宣告:人民军队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人民军队有能力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

    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辽宁舰这个“舞台”,把聚光灯对准每一个战位,无论是水线之下,还是甲板之上,都会看到一双双时刻机警的眼神和不经意间绽放的笑脸。

    跟随辽宁舰执行任务,记者曾在一天凌晨时分跟随舰上官兵巡逻。从深夜12点到凌晨2点,2个小时,我们走了一个个战位,几乎覆盖了辽宁舰几十米垂直高差。24小时不停更的值守,保证了辽宁舰顺畅地高速运转。

    机电老兵崔荣德,已经在辽宁舰水线以下的深舱干了10个年头。来航母之前,这个质朴的山东汉子已经跟着海军多型舰艇走南闯北,还参加了第二批亚丁湾护航任务。

    当共和国第一支航母部队吹响集结号,崔荣德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地成为航母上的一名“新兵”。

    上舰初期,崔荣德和战友们一边改建舱室,一边对机电技术难点攻关,最终完成了近百份图纸的绘制、一套装备文书以及一套锅炉系统保养流程的编写。

    众所周知,舰艇上机电兵很辛苦。高温、高湿、高噪音是他们的日常工作环境,一整天见不到太阳是家常便饭。记者随舰执行任务期间,碰巧赶上机电部门给几名年轻官兵过集体生日。

    一名下士的生日愿望令记者感慨不已:“上船3年多了,我想看一次舰载机起飞,想看一次‘航母style’。”

    集体生日后的第2天,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在崔荣德带领下,几名年轻官兵来到塔台,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他们不曾来过的地方。

    走到舷窗前,一架歼-15战机刚刚滑行到起飞位。随着“航母style”的指示,舰载机一飞冲天。那一刻,一位士兵的眼圈红了,他回头轻轻地对崔荣德说:“班长,这就是我们在深舱守好航母‘心脏’的意义!”

    放飞完舰载机,做出“航母style”的郭晖迅速跑开。郭晖所在的是航空部门起降中队,他们经常要从早忙到晚。

    对于航母这个巨大的系统来说,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甲板之下,还有多个舱室在同步运行,保障着甲板之上的舰载机起降。

    此刻,甲板下的一个作业舱室,几名士兵正在班长带领下认真观察着止动轮挡的状态。一架歼-15战机刚好滑至起飞位,巨大的轰鸣淹没了作业舱里的所有声音。

    庞大的身躯,舰载机起降时的震撼,是辽宁舰留给世人的经典场景。无论是甲板之上还是水线以下,那些深耕在辽宁舰各战位的鲜活面孔,更像是隐藏于舞台幕后的人员。

    也许,直至离开辽宁舰,也无人知晓这些“幕后”的名字,无人认识这些平凡的脸庞,但他们知道,始终有一位殷切的“观众”——祖国!在祖国目光的注视下,航母官兵深感自豪。

    梦想·现在和未来

    时间不会辜负努力,梦想不会辜负坚持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歼-15战机稳稳降落在航母辽宁舰上。

    这一落,标志着年轻一代“飞鲨”教官顺利通过航母夜间着舰资质认证。

    刚巧,一颗闪亮的流星从远方飞来。站在LSO工作站的王勇轻轻瞥了一眼,将这浪漫一幕记在心间。

    这是王勇不为人知的柔情一面。大多数时候,这个被学员称为“黑脸教官”的男人,总是给人一种威严感和距离感。就像现在,他记住了流星划过夜空的浪漫,却也清醒地知道,梦想的实现只能靠自己。

    当年,经过层层筛选,王勇追随着偶像戴明盟的航线,来到了舰载机部队,成为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之一。

    在停机坪,王勇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552”——那是一架有着黄色涂装的舰载机,戴明盟驾驶着它,闯出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壮丽航线的第一步。

    为了跨进“尾钩俱乐部”,王勇和战友们“几乎把铺盖卷都搬到了模拟机旁”。刚过而立之年,王勇成功通过航母资质认证,飞上航母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那年冬天,已经执教海天一线的王勇又一次见证了年轻一代“飞鲨”的梦想实现——

    这批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创造了中国舰载机飞行员培养的一系列之“最”: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认证周期最短。这,是中国航母战斗力建设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通往梦想的路途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时间不会辜负努力,梦想不会辜负坚持。

    程海霞无数次在无线电里“目睹”了歼-15战机的起飞和着舰。这名通信老兵见证了舰艏滑跃甲板“16”的涂装过程,亲历了辽宁舰10年间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对程海霞来说,有一面国旗永远珍藏心底:那天,辽宁舰首次出海试航,他亲手升起中国首艘航母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如今,这面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五星红旗,收藏在军事博物馆,接受着亿万同胞的敬仰。”程海霞动情地对记者说。

    记者曾问过许多辽宁舰官兵,你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得到的答案出奇地一致:“上航母!”

    之所以骄傲,皆因梦想之所在。面对航母事业的召唤,官兵们义无反顾。

    “这样的梦想与奋斗相互激发、交融所产生的能量,是航母事业的动力所在。”这句话,最早出现在辽宁舰舰报的一篇文章里。当时,这句话一度成为选拔航母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在,这句话已逐渐沉淀为辽宁舰官兵群体的精神特质。

    2022年4月,人民海军成立73周年之际,飞行教官王勇又当了一次“网红”——在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中,王勇在与母亲的通话里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航母“三胎”的消息。一时间,“三胎”话题成了热搜第一。

    果然,没过多久,航母“三胎”福建舰下水。中国人的航母梦想,又前进了一步。

    回首辽宁舰走过的非凡10年,从“船能动、机上舰”到出岛链、走远海,从“惊天一落”到舰载机飞行员队伍加速成长,从辽宁舰到山东舰、福建舰……辽宁舰的甲板见证了一次次战斗力突破。

    退伍季,一批老兵背着行囊挥泪告别辽宁舰,一批新兵带着梦想踏上了甲板。

    在老兵留恋的眼神中,在新兵激动的脸庞上,我们看到了梦想的传承——曾经的梦想如今成为现实,未来的梦想必须快马加鞭去实现。

    听,辽宁舰的汽笛又一次响起。犁开波浪,辽宁舰即将远航。

    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是辽宁舰官兵的梦想,更是中国航母的梦想。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