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军史上的今天
军人住房保障多样化来了!
时间:2022-09-03 11:56 星期六 来源:军友网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安居才能乐业。

    军人也不能例外。

    毕竟只有居者有其屋,才能心无旁骛地干好工作。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4LzMxLzEwMDQxMDM2X3BuZw==

    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因此,住房问题对于军人格外现实。

    军队住房改革前,有一个故事发人深思。

    某单位两名干部,两人年龄差距不大。老刘当年12月调副团,老李次年3月面临调副团。根据其工作表现,正常情况下,两人都可以顺利晋升。

    调上副团,是很多干部梦寐以求的事。前期的牺牲奉献,就相当于一次性得到了肯定和补偿。

    其中,最大的一项福利就有了军人住房。按照单位规定,凡是副团以上干部,都能够享受经济适用房待遇。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4LzMxLzEwMDQxMDM3X2pwZw==

    军队某统建房项目效果图

    在大城市,一套低于市场价的经济适用房所蕴含的价值,甚至远远大于调职本身。

    可喜的是,单位新一批经济适用房马上竣工。但有个问题悬而未决,资格申报的时间。

    这个很关键。

    如果是次年申报,老刘和老李都有希望;如果今年,只有老刘可以享受。

    而让人寝食难安的是,有人政策可能要变。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以后让不让建、有没有地方建,都是未知数。

    按说无论怎么变:“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但是,能够拿到一套有产权、属于自己的经济适用房,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那段时间,老李的心情像过山车,起起伏伏,根本没办法安心干工作。直到单位挂出通知,年底完成资格申报、打分排名。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老刘分到了经济适用房,成了人间人羡的“人生赢家”。

    当然,以上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15年10月,军队住房制度改革。中央军委决定,将安置住房区域统建模式推向全军,经济适用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4LzMxLzEwMDQxMDM4X3BuZw==

    军队某统建房项目沙盘

    政策明确规定,符合试点项目所在地安置条件,且本人和配偶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下列人员,可以纳入保障范围:

    一是退休干部、退休士官;

    二是现役干部、现役士官。达到本职级平时服役最高年限3年以内的正团职(含)以上干部,达到退休条件3年以内的高级士官,以及按规定提前审定安置去向和住房保障方式的干部,可以享受军队统建房待遇。

    三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列入转业计划、服役满20年的正团职(含)以上干部和一级军士长。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4LzMxLzEwMDQxMDM5X2pwZw==

    2016年,某单位面临改革缩编,加大了干部退役安排力度,正团职干部老张和老王面临考验。

    老张心动神移。一来在自主政策没有变动前趁早走,二来符合享受统建房第三条规定,“一票在手,万事不愁”。

    老王则倾向于留。一是舍不得这身军装,二是“若以小利计,何以批征衣”。在房子面前,说不动心是假的,但如果为了房子走,又感觉太功利。

    思路觉得出路。

    老张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月饼票”,但所在城市统建房进展偏慢,至今还没有到手。在夜深人静时进行灵魂拷问,个中滋味也很复杂。

    老王羡慕之余,安慰自己道,“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虽然房子总会有,但只要是等待,再短的时间,也会令人觉得漫长。

    当然了,年轻干部,更关注公寓房。

    单身干部小朱,明年底就要结婚了,目前还住在单身宿舍。

    对象也是外地人,两个小年青在驻地都是无房户。没有房子,这婚都结得没有底气。

    单位的公寓房也是一房难求,症结在“出口不畅”。退役干部腾不出,在地方没有自有住房,仍旧住在公寓房;符合享受统建房待遇的干部搬不走,因为没有拿到钥匙。

    房子流动慢,年青干部压力山大。一间房难倒英雄汉,天天愁眉苦脸的。

    眼看婚期临近,小朱和对象一起商量,咬咬牙凑齐了最低首付,以公积金加商贷的组合方式,在地方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虽然房子并不大,但给人带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踏实感是不言而喻的。

    婚房问题解决了,留下的思考没有结束。如果这时候,单位的公寓房能够流转快一点,会好很多。

    文中所列诸君,浓缩着不同群体在军队住房保障中的影子。其中的酸甜苦辣,不经历的人很难体会。

    总体来说,军队住房改革改善了军人的居住条件,凝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对部队全面建设发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一是形成了“宿舍-公寓房-统建房”的三级保障格局,基本覆盖了不同年龄、类别、职级的干部,按层次、需求递进的设计解决了干部住房问题,相对科学合理。二是建立健全了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制度,以社会化保障的方式进行“开源增效”。

    当然,这其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待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a/L2NvbnRlbnRfZGV0YWlsLzIyLzA4LzMxLzEwMDQxMDQwX3BuZw==

    (图为三亚公寓房试点项目)

    随着军队住房改革的推进,也产生了一些新情况,如部分地区统建房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军人期望、部分单位公寓房供不应求,这些问题涉及到军人“后院”“后代”“后路”,不容忽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工作的导向。

    相信这些问题最终会迎刃而解,军人住房保障会越来越好,既能让军人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尊崇感,也能极大激发强大的立业、乐业和兴业动力。


    来源:三剑客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