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寓房保障,历来是官兵关注的重点。
近期,军报又一次介绍了“公寓房保障”的新规执行情况。
而且,在同一天的报纸上,发布了两则相关的报道——
10月14日,《解放军报》分别在“要闻”版和“基层传真”版,介绍了两支部队的公寓房保障的好做法:
截图自2021年10月14日《解放军报》2版
截图自2021年10月14日《解放军报》10版 今天,就着这两则报道,我们来聊聊军队公寓房的一些情况。
不少人认为,部队的公寓房,都是给军官及其家属使用的。
其实,这种看法,不够准确。
当然,之所以这样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
通常情况下,军士用到公寓,一般就两种情况:一是家属来队探亲,另一个是家属随军了。
通常来说,军士家属随军挺少的,而军士家属来队探亲,更为常见,但是一年不超过2个月。
不过,恰恰是因为符合随军条件的军士家属少,恰恰是因为军士家属来队探亲时间短,才更应该把军士的公寓房保障好。
为此,就要介绍一下10月14日“基层传真”版介绍的公寓房保障做法——
火箭军某团某团阵管连,常年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且涉密程度较高,家属来队不便进入营区。
家属院设置在营部,距离连队很远,官兵来回非常不方便。
于是,官兵们无奈之下,只好让家属临时到连队附近的村子里租住。
后来,这个团把距连队不远的一家闲置民宅租下来,改为家属来队临时住房。
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违规,但是也没有先例。
面对官兵的公寓房保障需求,团领导明确答复,“只要需求合理,不怕没有先例!”
必须为这种“破除先例”、满足官兵合理需求的做法,点个赞!
军士队伍是军队建设的生力军,搞好军士家属来队探亲和随军住房保障,是一项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暖心工程”“民心工程”。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但只有办好了,才是一件暖心事!
10日“要闻”版的报道,则涉及到今年上半年出台的一项新规定——
公寓房标准化装修
今年5月,军队公寓住房管理标准化规范,正式出台,并在全军不同类型部队进行试点。
截图自2021年5月14日《解放军报》1版
或许只是巧合——
5月14日,军报1版发布了“公寓房管理标准化规范”出台的相关消息。
10月14日,军报2版介绍了“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有序推进公寓住房标准化装修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巧合当中,一定蕴藏着必然。规范出台,就是要落实和执行的。
报道提到的中部战区空军某旅,应该说是比较幸运的,成了试点单位——
截至目前,该旅130余套公寓住房已完成水电、地暖、封窗等施工,地砖铺设、橱柜安装等正在进行。
下一步,该旅将根据官兵及家属的反馈意见,加装功能更齐全的防盗门、增加“水、电、气”电子控制系统等,为官兵及家属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目前为止,这个单位的公寓楼,即将竣工。
不少前来参观的官兵和家属,看到崭新的公寓住房,脸上写满了幸福。
在此,需要强调一下——
根据军报的介绍,军委机关指导全军的其他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也同步展开、进展顺利。
试点工作结束后,将逐步向全军推广。
军报同一天就“公寓房保障”在两个版面,发布两则报道,足以看得出对这件事的重视,也可以体现出官兵们对公寓房保障的期待。
在报道里,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哨位君——
旅领导对单位的公寓房装修工作进行介绍时,提到他们采取了很多动作。
比如:广泛征集官兵意见建议、审核造价清单、联合跟踪审计和倒排工期。
如此操作,就是为了确保装修质量效果满足官兵需求,提升大家获得感幸福感。
单位的付出,显然得到了回报——
一位军属高兴地说,“这次装修,上级采纳了我们的建议,统一加装了地暖设备,冬季取暖不用愁了!”
这一系列的动作,归根结底,就一个目的——
“给官兵一个温暖的家。”
的确如此,给官兵一个温暖的家,理应成为更多单位公寓房保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啊!
来源:解放军报、学习军团、80强军号、哨位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