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退役战友返乡前后,这些事参照办好,不会遗憾!
时间:2021-08-27 15:40 星期五 来源:军友网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九月退役离队越来越近,在即将告别军旅返乡之际,有一些事情需要提前准备,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单位和他们人负责,譬如今天为大家提醒的几件事。

    01.关于评残及档案移交工作

    近一段时间,不少单位正在陆续对符合评残条件的伤残军人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譬如海军某部将在今天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而通过鉴定到下发残疾等级证还需要时间。

    据往年的退役战友反映提醒:如果在退役前残疾等级证及优抚档案与退役士兵档案未同步移交,本人已经退役返乡,当评残档案到达后,有的单位联系本人,直接将档案寄给了本人。

    这种直接将档案发给个人是不符合档案移交规定的,尽管有的贴了封条,但本人携带的残疾军人优抚档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不会接收的。

    故而评残结果出来后,个人优抚档案应由原部队单位通过机要方式发至退役军人事务局,再由本人前往退役军人事务局办理伤残抚恤关系转移,并根据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求办理复核换证等工作。

    02.退役后申请带病回乡

    九月份拟退役士兵,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的,可以申请评慢性病,在退役时根据评定的慢性病等级,由部队发给一次性医药生活补助。

    虽然这笔补助不多,但其评定慢性病后,档案中会有“xx军人慢性疾病医学鉴定表”,退役回地方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向地方安置部门申请带病回乡。

    未进行慢性病鉴定,但有完整的军队体系医院原始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病历需要加盖军队体系医院公章),回地方后属于“带病回乡慢性病范围”所列疾病的,可以申请带病回乡。

    目前,带病回乡定期生活补助国家标准为不低于700元/月,并享受地方医疗优待。九月患慢性病的退役士兵回地方后抓紧时间办理,以后政策或有调整。

    03.个人物品及资料脱密

    私人使用的笔记本、相机以及移动存储介质,如果有存储部队相关的影像及图文资料的,硬盘及存储介质是需要上交保密部门处理,个人是不能携带回家的。

    另外,九月的退役老兵在军营生活了两年、五年、八年,接触和涉及单位不少内部资料、训练器材等,这些物品需要及时归还,有借阅登记的及时签字,注明归还时间。

    平时训练用的一些专业知识、计算口令,以及个人总结的一些训练教案、实施笔记等要都要全部上交,这些资料均属于秘密文件,不可以私留或带走。

    不仅如此,对于有很多部队电子照片的,切莫觉得马上离开部队了,对安全保密工作掉以轻心,但不论个人出于何种原因或目的,都不要轻易上传部队的相关影像资料,容易造成失泄密事件。

    04.奖励通令、登记表及学籍等要及时入档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战友的努力、拼搏和血汗。随着社会不断倡导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退役军人的各项保障也愈发健全,荣誉也更被重视。

    譬如江西省资溪县出台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规定:对荣立三等功(含)以上资溪籍退役军人子女入读本县范围内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可自主择校。

    珍惜荣誉,更要重视荣誉。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对奖励卡片入档做得不及时,退役战友对自己有立功受奖的,一定要及时上报,及时入档,在退出现役登记表中正常是需要本人签字的,记得整理好档案,做好跟踪。

    同时在服役期间,不少士官通过军队自学考试等形式取得了毕业证。在本人获得毕业证后会收到主考院校发给的学籍登记表,记得学籍要及时入档,切勿将个人学籍档案放在自己手上,以防丢失和无法入档。

    05.变更银行卡,妥善处理军线手机号

    对于服役年限较长的军士来说,退役费金额是比较大的。而军人保障卡需要上交注销,退役费结算涉及银行转账,就需要本人提供一张用身份证办的银行卡,如果以前用军人证件办过银行卡,退役前也应当更换成身份证。

    建议战友先咨询财务需要哪个银行的账号(通常和工资发放银行一致),办理时咨询银行能否办理退役军人专属卡,此卡相对来说优惠力度更大,或者办理该行的金卡(和银行工作人员说自己结算退役费时使用,一般要求金卡存款达10-20万,钱少一般不给办理)。

    这样的银行卡在转账取现方面有优惠,而且有的银行可以免收手机余额变动提醒服务费,虽然钱不多,但建议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另外,在部队办的军线手机,优势是可以直接拨打军线,月租也比较便宜,但缺点是不能上网,数据网络费用高。如果回地方不用的话,应当及时办理停机销户,如果不办理销户,长期欠费,影响个人信用。

    06.及时清账,守好退役费

    退役战友,在服务社、小卖部及战友有赊欠账的,要及时清还,不要因为数不多的借赊款,损害到个人诚信和战友感情。

    同时,退役的消息传到亲朋好友的耳中,有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以各种理由来借钱,或者是拉拢搞投资,对此战友们要擦亮眼睛,守好退役费。

    自己的退役费,来之不易,除了买房还贷、娶妻生子需要,该花的花,如果没有合理开支,钱不知道怎么用,不妨在银行存个一年、两年“死期”。

    一方面“死期”存款,短期取不出,可以守住钱;另一方面,让自己有一个熟悉社会、适用社会的阶段,不要盲目投资、创业,以免钱财两空。

    作者:军路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