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军嫂的探亲权优先!
时间:2021-08-26 13:48 星期四 来源:军友在线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近日,老刘正陷入幸福的苦恼中。

    说是幸福,因为单位刚完成承训任务,家属和孩子打算从老家来队,一家三口可以利用任务间隙期,小聚一段时间。

    一想起这,老刘的脸上不禁笑开了一朵花。

    说是苦恼,在这个节骨眼上,南京爆发了疫情。而家属是护士,正是医院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安排得上。

    本来是美美的一件事,活生生把两口子逼成了咸鱼,在火上烤。

    千难万难,该找组织汇报还是要汇报,批准不批准再说。

    始料未及的是,医院领导知道家属的诉求,不但没有表露难处,还很支持。

    “结婚以来,你们长期两地分居,你在认真工作之余,一个人默默支撑着家庭,养育孩子,孝敬双方父母,真的非常不容易。”

    “军人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军人家庭的付出,就没有国家的和平安宁。”

    “在军嫂探亲权面前,一切工作让路!”

    领导寥寥几句,说得家属暖烘烘的,差点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家属和小孩抢到机票,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老刘的驻地,住进了家属区,开始了其乐融融团聚的生活。

    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由于单位有临时性机动任务,除去休假的士官,留守的本不多,老刘也在抽调人员之列。

    老刘舒展的眉头又紧锁起来,一家三口又要变成了咫尺天涯、望穿秋水的尴尬状态。

    在任务布置会上,单位搜集人员问题和困难,老刘忐忑地上报了自己的情况。

    皮球踢到领导脚下了,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与会人员提出两种观点:

    一是人员在位本不充裕的情况下,每一名军人都要深明大义,发扬牺牲奉献的精神,自觉配合工作安排,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是类似于老刘这种特殊情况的,还有几个。绝大部分士官都是两地分居,跟休假士官的相比,留守的本来就是在做贡献,完全可以抽调几名干部代替。

    与会人员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领导不慌不忙地抽着烟,若有所思。

    等所有人说完后,他终于开口了。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6条规定,军队团以上单位政治工作部门负责本单位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工作。”

    “军嫂是编外的军人,维护军嫂探亲权,是军队责无旁贷的责任。地方能够做到,军队更不在话下。”

    “团级单位虽小,但担当不小。只有让法律条文落到每一名官兵、每一件小事身上,才能激发出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方向明确,干就是了。

    后来的结果,我们应该都能猜到。

    老刘从这件事内心获得了温暖,每一名抽调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能够感同身受,所有人员密切配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像老刘家属的探亲权,在军地单位优先的思想引领下,心愿终于得到达成。

    而强军兴军的征程,也在无数个老刘辛勤工作的背影下、在军嫂默默奉献的付出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单位为我、我为单位”的担当!

    作者:剑客楚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