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转业和逐月,为什么说年龄是关键?
时间:2021-08-09 11:01 星期一 来源:军友在线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人到中年,特别是发现除了在部队多年的摸爬滚打,无一技之长的话,大多数人会比较焦虑。

    尤其作为军人,长期在服役期间,对周边的环境和人事,比较习惯了,一旦退役,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压力,也来自年龄上的。

    第一,转业和逐月,双选背后的难

    转业工作尽管迟了,但总算来了。

    今年当兵22年的老李,已经抵达了双向选择的线。一旦随着改革精编工作逐步推进,他作为大龄且达龄的军官,是选择转业,还是逐月?他一时有些迷惑。

    有时他在想,假如真的决定向后转了,如果还想生活在组织中,那就转业到老家,尽管工资待遇不高,也好歹也算是一份稳定性工作,也算是能有“台面”的。

    但又听回去的战友说,转业安排的工作都很不理想,大多是副职,有的竟然有1个局长,8个转业的副局长。况且薪金是现在的1∕3,这个数目要是偿还按揭贷款的房贷,那至少再推迟20年。

    如果逐月,那就简单了,军装一脱,把多年欠下老婆、孩子的时光都还了,还能找个兼职,没事养养花,和老友们一起喝喝茶。

    至于工资待遇吗,也不菲,因为在边远艰苦地区待够了10年,还有1个二等功,逐月的薪金,也不会很差吧,再说逐月肯定不能比自主差吧。

    看来,做决定做选择是很困难的。老李点燃了一根烟,陷入了沉思。

    服役满20年的三级军士长老蔡,最近一直在犹豫,到底是转业还是逐月?

    快40岁的人了,尽管在部队还算是混的比较好的,但是一想到回地方,特别是这些年地方发展比较快,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也是很大,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就业,创业,即使是转业安置,也不见得是“万金油”的岗位。

    我问他,“服役满20年转业不好吗?干嘛想逐月呢?”

    “实不相瞒,家里急需用钱,没办法,逐月相对来说还是此比转业好一些。”

    他后来告诉我,因为父亲身体一直不好,这些年因为看病就医,借了亲戚不少钱,还有一些自己买房的贷款,都是需要钱。

    尽管已经干到了20年,离退休不远了,但是他已经等不了了。他说,“快40岁的人,回到地方我知道很难,但家里更难,在选转业和逐月,他其实纠结了很久,现在就是盼着逐月,能早点落地,还有,逐月的钱一个月有多少。”

    这是一个本可以转业,甚至说可以干到退休的三级军士长,但是仔细想来,每个人的背后选择,都是带有复杂的心情,和挥之不去的无奈,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得对得起这个年龄带来的责任。

    服役22年的老李,是这样,服役20年的三级军士长老蔡也这样,你是这样吗?

    第二,转业和逐月,为什么说年龄是关键?

    转业是“挣钱吃饭”,不挣钱就没饭吃,逐月是“吃饭挣钱”,吃着饭就能挣钱,不用愁吃饭。

    而在部队工作是“挣钱吃饭”还是“吃饭挣钱”,很多人总结不出来,又好像不光是吃饭和挣钱那么简单……但是,年龄这事,是介于吃饭和挣钱之间,必须要面对的。

    先说转业。

    如果,你年龄没超过35岁,这是地方划定年轻干部的线,说明还年轻,有发展潜力,且已达到正营以上,转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地方也需要年富力强的人,职务达到副团2年的,立过功受过奖更好。当然也不能打“蹭边球”,今年34岁,明年35岁,即使你坐着马车骑着火箭,估计也赶不上。

    但是,随着军官新的政策制度有了,“6+3”模式的转业或复员,特别是今后的退役安置发生了变化,“吃饭”就得好好干,否则迟早不是“6+3”的事,而是年龄大了,就得给晚辈们腾位置。

    如果,你年龄超过35岁,感到地方有过硬的亲戚朋友,路子广,且已到副团,想到地方谋得实权职务,托关系找人,估计很难,因为地方也在反腐,讲究公平公正,恐怕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只有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当然你选择的安置地公务员薪金与部队相比可观,那可以试一试。

    但是,总体来说,过了35+,基本上一个人要想改变格局,或者去突破自我,通过转业到地方华丽转身,太难了,毕竟地方也是有门槛,在用人也是讲究的,年龄+关系,一个转业到地方的35+的人,能竞争过用人单位高学历、高学府、精专业的人吗?

    再来说,逐月。

    选择逐月,未来的路在哪里?其实,更多选择选择逐月的人,其实背后也是在为年龄而担忧,也想自由一些,不受拘束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眼下是对逐月的政策焦虑,比如,逐月政策,是一刀切,搞出差距,还是按工作实际逐年计算,体现的决策层的格局和心态,体现的是不是与官兵斤斤计较,能不给的就不给。

    如果,逐月安置地属于边远艰苦地域,退役金当然足够可观,可以选择在驻地,据说可以在内地生活,退役金会每月打进银行卡,只要每年报到1次,证明还活着就可以了,不过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可以视频验证。

    如果,逐月安置地在内地一线城市,薪金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政府会拿出一部分钱做补偿,与当地公务员拉平,也好。如果你有一技之长,或在地方有亲朋好友能够提供事业帮助,逐月显然更有优势。

    总得来说,用年龄来衡量转业和逐月,其实就是一道伪命题,但是你会发现,在生活中,它不是一道伪命题,而是实实在在必须面对的选择题。

    说年龄是关键,其实是对军旅多年的一种担忧,毕竟年龄大了,干劲不足,心劲没了,身体也跟不上了,特别是背后还有妻儿老小。即使有想法,但在现实的残酷面前,军人退役后所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年龄背后不得不考量的,甚至有的时候很扎心。

    第三,现阶段,年龄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变革的时代,很多事情被颠覆,有的则要“另起炉灶”,重整行装再出发!

    不仅是理论,更是一次艰难的浴火重生。

    但愿你我都还有每天“刷新”自己的能力。

    “因人而宜,因地而宜”,每个人仍在衡量摇摆中……

    作者: 兵路君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