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官职业化新政,对于李新月的军旅人生会带来转机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他心里还没有个底。
牛年的春节过后,李新月在部队服役已有9个年头,3年的中尉加上6年的干部任职年龄。按照原有的军官退出现役制度,本科毕业满8年便符合申请退役的条件。同时,排级最低服役年限8年,副连级10年,正连级12年,满足年限要求后,军官就可以选择转业或复员。
巧合的是,李新月也符合新军规下职业军官“6+3”的最低服役年限,即必须符合干龄满6年和本衔级满3年的要求。但他也明白,即使递交了转业申请,也需符合一定的指令计划要求才行。
每年,在中国边远艰苦地区部队,转业指标往往是炙手可热,李新月所在的部队有一大堆35岁上下的连排级军官,面临进与退的选择,职务上升空间已不大,转业要看机会,只能先排队熬着。
就在这些似乎不确定的翘首以盼中,李新月们等来了希望。新军规给予职业军官们留队服役的待遇机制显得宽宥了许多,这是聊以安慰的好事。“十二章经”之一的《现役军官待遇级别管理暂行规定》中,把原先附着在职务等级上的晋升发展和待遇保障两个主要功能进行分解,单独建立一套军官待遇级别制度。
新的待遇标准当中,首次提出待遇级别工资,主要由军衔等级决定,明确了军衔等级与待遇级别的对应关系,同时设立“浮动式”的待遇保障标准,每个军衔福利待遇等级通过采用“三级制”或“四级制”福利待遇“浮动”保障模式。
如军官待遇级别共设了十九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十九级至一级。“少尉对应十九级至十七级,中尉对应十八级至十五级,以此类推,对每个衔级与什么待遇级别相对应,均进行了明确。”有参与此薪酬体系设计的军内专家表示,待遇级别与军衔等级构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捆绑过紧,在待遇级别标准化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个合理浮动的区间,同一个军衔的待遇仍有提高的空间。
这与地方公务员中职务与职级并行的薪酬体系极其相似。2019年国家深化公务员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规定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对应不同的工资待遇,年资长的公务员职务上不去,职级待遇可以晋升,低职务的年长公务员也有机会拿到高职级的待遇工资,从而保证其合理向上的薪酬待遇。
军官的职业化人力资源体系也借鉴了此一做法。军衔串联起了职业军官的进、训、用、考、退等各个环节,系统性建构了人事制度规范。条例实施后,解放军军官待遇将更加优厚。与地方公务员类似,今后军官每个军衔等级将对应3至4个的待遇级别,满足年限和考核标准要求的军官,即可调升待遇级别。让军官若未能晋升军衔,一样可以提高工资待遇,增加收入。
一位对应十九级至十七级的少尉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其福利待遇甚至可能比一些中尉福利待遇还要高。而未来一个老资格的中尉连长也可以拿到上尉或者少校的工资待遇。
事实上,为了完成军官职业化薪酬体系链条的完美衔接改革,新军规系列的“紧前作业”之前已在部分军官层面开始试行。2019到2020年间,解放军相继开展了师团职、营连职军官的军衔晋升,使大部分军官的军衔级别与职务等级建立了对应关系。
例如此前晋升副军职的军官,一般要佩戴大校军衔一年后,才能晋升少将军衔,现在一般是随职务调整直接晋升少将军衔;过去晋升正团级职衔的军官,一般还要一两年才能晋升上校,现在则会随调职命令同步晋升上校军衔。
李新月也注意到,新军规中,对军官的服役年限有了一些特别规定,如列入军队生长干部的义务兵服役和在军队读研、读博时间,不列入享受军队退役安置政策的年限。且军官晋衔的头三年属于禁止退役,只有在第4、第5年才有资格申请退役。
在他的理解里,现行政策堵住了以往不停上学提升学历而实际在部队任职没几年,毕业即可申请转业的漏洞。新规实施后,解放军军官至少要服役满9至10年才符合转业、复员资格。
军队高学历军官,过去是中国军队人才流失的重灾区。新军规为了留住高学历人才,一方面采取刚性措施,确保其服役时间,另一方面,在人才使用上也作出了相关规定,专业和学历不符合的岗位,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交流到相应的岗位上。如学航天的硕士军官被分配到了陆军部队,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转到专业相应的岗位上。
用制度管人,用待遇留人。种种新规及待遇分级,都将让基层军官越来越难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