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到,今后军官将以军衔为主导,想要晋升本衔级服役的最低年限:一是指挥管理类:蔚,少2年、中3年、上4年,效,少5年、中和上4年;二是专业技术类:蔚同上,效以上均为5年。
同时,有两点明确:一是,补充选拔类军官,毕业后通常授予少尉军衔;引进接收类军官,可视情授予中尉军衔;二是,特别优秀的、有立功表现、参战等情况可酌情提前晋升军衔。
一、新老如何对应
这次套改,除了少X、大X、少J对应Y、S、J的正副职,一衔对应两职。
其他从少蔚-正排,直到中酱-副大,大酱就那么几个,都是一一对应,就不在列举了。而少X、大X、少J所Y、S、J的正副职,只能通过待遇级别来区分了。
二、何时完成转换
从了解的情况看,3月底前,一切都会完成。
三、起算时间
转换后的岗位层级,原则上从任现职务的时间起算,少X、大X、少J的起算时间,从任副Y、副S、副J的时间起算。
比如:15年毕业任中W,19年调上W,20年任正L职,那么转换后,军衔为上W,起算时间为20年。
再如:19年任副Y职,20年调少X,那么,转换后,军衔为少X,起算时间为19年。
四、衔高于职
这类不少集中在上蔚副L、中效正Y,那么军衔高于职务应该怎么办?会像之前所讲的那样降衔处理吗?对此,不少人认为,军衔一般不会降,或者会给予一定的缓冲过度时间,等着职务调升,让军衔与职务相匹配。
但从了解的情况看,或许有一定比列,40%,也有一定缓冲期,一定时间内,职调不到对应衔,或许将是退出。
五、职高于衔
相比这个群体,可以说是军衔制的获利者。就是说,职务已经有了,只需要做出相对应的升衔即可,让职与衔相匹配。这样的解决办法,也势必会让不少人觉得不公,因为本身职高于衔的这部分人调职就快,军衔制后,衔还能再得以相匹配的提升,这等于快上加快。说到底,军衔制改革,会基于军衔为主导,不损伤个人利益这两条原则,不会让任何人吃亏,不过是有的人获利多点儿,有的人获利少点儿而已。
六、关于晋升
各类军官,文件都给了清晰的发展要求,相比于以往的晋升条件,此次改革,更加侧重于基层,侧重于主官,改革彻底完成后,对于没有主官经历的同志,以后发展会比较受限制,为什么说彻底完成后,因为还留有一定的缓冲期,24年底,所有还没有主官经历的朋友,尽量在24年底,把经历补齐。
以上属小编个人猜想,不正之处,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