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军史上的今天
军官职业化,,4点走向
时间:2021-07-17 14:51 星期六 来源:军友在线
【 字体: | |
收藏:
分享到:
|
|
  • 服役时间延长了,退役门槛提高了,这一切都预示着,军官职业化即将到来。

    什么是军官职业化?

    比较官方的回答是,让军官从不稳定的职业变成稳定的职业。显然,增加服役时间,提升退役难度,都是为了保障实现这个“稳定”。

    那么,即将到来的军官职业化,未来会如何发展呢?

    1、保障服役时间达到干龄16年以上

    延长服役年限,是军官职业化的首要目标。

    之前,基本上是35岁以下的,着急转业,而35岁以上的,基本上是能多待一年,就多待一年。

    这主要是因为,35岁转业回到地方,还可能有发展前景,而35岁以上回到地方只能等退休,还不如在部队熬一熬,说不定有晋升,这样回到地方,待遇更好一些。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单位年轻干部资源流失。而队伍的发展,始终是要靠年轻人的。

    之前,连职干部35岁、营职干部40岁,达龄就必须退役,而现在,为了实现长期服役的目的,最高服役年龄在之前的基础上,延长了5年。

    这样一来,服役年限就延长了,让军官职业的稳定期也相应得到了延长。同时,通过对最低服役年限的强化限制,保障年轻干部资源不流失。

    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延长服役年限一方面是为了对接职业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接逐月。

    就以尉官最高可服役到40岁这个年龄来看,18岁入伍,22岁毕业,到40岁时,干龄已满足16年,正好可以逐月。

    想来,未来逐月这种货币化安置方式会成为主流安置方式并不是空穴来风。

    2、转业安置偏向于直通车式

    之前,军官退役一直是以转业为主,而且,安置过程都需要按级安置,这样一来,就造成部分地方政府安置压力过大。

    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大城市,每年要拿出来大把的岗位来安置转业军官。

    对于地方而言,转业军官不管是个人的思维、学历、专业、年龄,都很难与刚毕业的双一流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生相比。

    在公务员群体中,转业军官又是禁止辞退的一类人,加上个人发展前景受限,很多转业军官都抱有干不干都一样的态度,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都颇有微词,并不太喜欢军转干部,甚至是有些排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未来转业安置政策虽然会继续保留,但想来规模会不断减少,比如说今年,就已经有了减少的趋势。

    减少转业名额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转业安置方式可能会向着直通车式发展。

    现在转业属于政治性任务,部队有多少转业干部,地方就要无条件安排多少,这样导致很多人都是专业不对岗位,岗位专业度高要求达不到满足。

    而直通车式安置方式,能够让个人专业与岗位需求相互匹配,能够提升后期的工作效率。

    3、多方面辅助就业、创业

    减少转业名额,剩下的人怎么安置?服役年限延长了,对接了逐月,自然就会让逐月成为主流的安置方式。

    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选择逐月的。

    因为对于40岁的逐月人来说,没有什么较高的学历,没有适合社会的专业,也没有年龄方面的优势,不管是自主就业还是创业,难度都是比较大的。

    要是逐月退役金比较高,即便是就业质量一般,可能大家也会过得不错。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逐月显然是连自主的标准都达不到,就业、创业是必需的。

    逐月人无法有质量的就业、创业,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这会让大批的逐月人成为不稳定因素。

    毕竟,若是逐月在未来会成为主流的安置方式,会有大批的军官成为逐月人,他们过得好不好,是否能够有质量的就业、创业,对于军官职业吸引力,以及引导大家长期服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若逐月真的会成为主流的安置方式,想来为了保障他们退役后的生活,会通过多方面的辅助,帮助、鼓励大家就业、创业。

    比如采取学历提升、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逐月人能够在社会上快速顺利就业,过上安定平稳生活。

    或许未来帮助逐月人再就业,会成为今后军地双方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毕竟,只有逐月人实现有质量的就业、创业了,才能吸引更多人选择逐月。

    4、待遇会越来越好

    虽然职业化后,工资翻倍式增长是不现实的,但军官待遇稳步提升是一定的。

    当前,已经推出了很多惠军政策,尤其是在后代、后院方面。

    比如,军人配偶优先就业,子女优先入学,为军人配偶发放荣誉金,为军人父母发放赡养费,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激励军人长期服役。

    为了解决军人分居问题,相信在军属随迁随调方面,也会出台更多的政策。

    当然了,军人的工资待遇想来也会有一定的提升,虽然不可能实现翻倍式增长,但是定期增资是必然的,也是法定的。

    相信越来越好是落实到实处。

    虽然职业化现在明面上还没有正式到来,但通过各个方面透露出来的动态看,或许,职业化已经来临了,全面铺开仅是时间问题。

    不管职业化是什么样的职业化,相信,利好的人群,肯定是长期服役的人群。



责任编辑:谢劲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