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军人涨父母赡养费、配偶的荣誉金,已经实锤了,说再多也就没有意义了。
但是围绕具体的一些问题,一些特殊的情况要进一步明确——
“到底是按家庭核发,还是满足60周岁以上的军人父母按人头,都可以领到600元的赡养费?”
“双军人的配偶金,怎么核发?”
“转改的文职,有没有父母赡养费、配偶荣誉金?”
“搬家补助费,是怎么规定的?”
"两地分居费,调整是指哪些?"
以下,做一个简单地阐述——
1.父母赡养补助金
按照家庭单位核发,也就是——
只要是现役军人家庭中有年满60周岁以上的父母,现役军人就能每月领取600元的赡养金,此次核发的金额,会随军人的工资到卡,补发2个月。
另外,文件里有要求——
军人岳父母,不在此次的发放范围内,养父母或者具有一定抚养权的祖父母,是可以领取的。
2.军人配偶荣誉金
此项费用,只适合已婚军人有的。另外,对即将办理结婚登记领证的,怎么规定呢?领取结婚证的次月即可享受。
比如,你和爱人是2021年8月份领证登记,递交相关资料后,下个月就可以领发。
另外,离婚的15日内需要向单位递交相关资料,审核后立即停发。
对于军人的配偶荣誉金,单军人每月500元,双军人是两人各500元。同样也会补发2个月。
3.现转文职的“两金两费”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了解到,主要明确——
改革期间现转文的继续享受现役官兵的此次补助,比如,配偶荣誉金,父母赡养金,搬家补助费、两地分居费,
从地方社会招聘的文职人员,赡养金、配偶荣誉金不在此次的发放范围内。
4.搬家补助费
这项费用,应该只是属于特定范围的群体享受。
一看,具体的受众群体——工作调动,部队换防。
二核,具体的薪金标准——标准为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大约在2000-4000范围,具体以个人的月实际基本工资为准。
三查,具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双军人因为工作原因需要调动,一方需要调动到另一方来安家的,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搬家补助费。
5.两地分居费调整范围
此次针对已婚军人的两地分居费,做了一个明确的微调——
比如,在外地学习、集训时间超过年1年以上的,符合审核条件的需要逐级上报,审核通过后,第13个月就可以领取1000元的两地分居费,另外还有补发。
比如,因为工作原因,参加军事行动或执行任务,造成短期的两地分居在3个月以上的,不区分是否同一地级市,可以领取两地分居费。
6.几点声音
此次上涨军人父母、配偶的“两金”,又增补或调整了“两补助,”都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军人多做贡献,建功立业,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常态,也需要理解。
尽管此次发放,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这些声音,集中体现在——
一是,军人父母赡养金的受众范围和年龄;
二是,两地分居费的“两地”距离和任务属性时间周期的界定标准。
或许这些声音更加体现出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人目前的工资结构体系,让更多愿意在部队服役的军人,长干、能干,让现役军人的“后代、后路、后院’”真正把“钱袋子”鼓起来,为军人安心备战打仗,能打胜仗稳固大后方。
总的来说,要感谢国家,给予的好政策。
7.工资增补趋势
从以上“两金两补助”可以看出,现役军人工资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这就意味着,未来涉及军人的工资上涨将进一步体现在“服役越久,贡献越大”,离军人集体涨工资,也会快马加鞭。
通过增加津补贴,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军人待遇水平“硬实力”,引导和激励官兵主动去一线、去基层、去艰苦边远地区,为下一步军人职业化的工资结构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两金两补助”——
一是“两金”惠及现役军人60周岁以上的父母、已婚军人配偶,旨在突出保障大家长期服役的待遇,体现的是为现役军人“后院”的尊崇;
二是“两补助”更加突出福利补助强化备战打仗遂行作战的任务保障路径,特别是此次增加了搬家补助费,细化了因工作调动、部队换防等驻地反复调整,更反映的是家庭现状。同时,两地分居费的微调,更加明确了因常年在驻地以外地区驻训导致两地分居,细化了发放范围。
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在以下几个“费”上再加“一把火”
比如,150元的保教费,随着三孩政策放宽,已婚军人的家庭压力不断上升,适当上涨军人保教费,与地方保教费接轨。
比如,军人的军龄费,要突出不同群体的军龄费用,“同工又同酬”,要上调一下军人20元起底的军龄费用。
总之,“让优秀的人优先,实干的人得实惠。”,好好干,多做贡献!
